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张胜军教授在第二届“中国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践前沿”北戴河国际论坛阐释国际体系转型中的全球治理新路径

【 发布日期:2025-10-26 】

10月18日下午,第二届“中国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践前沿”北戴河国际论坛在燕山大学举行。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张胜军教授应邀发表专题演讲,以《国际体系转型中的全球治理》为题,从系统动力学的视角深入剖析了当前全球治理所面临的结构性挑战与未来变革路径。

张胜军教授指出,当前国际体系正经历从“单极”向“零极”乃至“多极”的深刻转型。他强调,特朗普政府2.0时期的政策不可逆地加速了这一进程,推动全球进入一个以竞争加剧、治理碎片化和制度实验为特征的“零极过渡期”。在此背景下,全球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大国协调机制失灵、新兴技术治理规范缺位等问题日益凸显。

在报告中,张胜军教授进一步提出三种可能的多极化演进模式:一是“雅尔塔2.0”,即以地区大国为中心的区域秩序重构;二是“没有美国的世界”,由中国与欧盟等力量共同支撑全球治理体系;三是“零极世界”,全球治理进入“大空位期”,面临系统性重构与规则重塑。

张教授指出,当前全球治理中存在着“以家法取代国际法”“虚设公器以行私欲”等现象。西方国家通过G7、北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机制推行“元治理”,旨在实现其与大资本集团的利益最大化,却有意回避“由谁治理、如何治理、为谁治理”等根本性问题。

他呼吁国际社会应超越“机械论世界观”,构建具备“系统智能”的新型全球治理体系,并强调中国应在体系转型过程中注入正向结构性动力,推动多边制度实验,特别是在数字治理与跨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领域提供可操作、可推广的解决方案。

整场报告视野宏阔、逻辑严密,为理解全球治理转型提供了系统动力学的新分析框架,引发了在场师生与学者的深入思考与热烈反响。

通讯:尹家明

审核:邓昭

发布:姜学永 贺春亮